尼爾.蓋曼<易碎物>
精采的短篇才是王道指數:★★★★★
如果要輪流說個親身經歷的故事,我想我還真難馬上說出一個,不過我一直記得一件在我十歲時發生的一段故事,那是平常上課日的一個午後,掛在教室牆壁上的電扇發出規律的玆玆聲響,一如往常我邊聽著老師催眠的語調邊在課本上亂塗鴉,突然一陣劈哩啪啦的腳步聲跑到教室門口停下,是跟我讀同校高年級的表哥跟表姊,表姊大喊:『報告!』然後下一個場景我記得的就是表姊牽著我奔跑起來,我還不是很明白發生了什麼事,聽著自己急促的呼吸和書包裡鉛筆盒跟便當盒碰撞的聲響,學校陰暗的走廊好像變得又狹窄又長,
我們一路跑回了外婆家,還在門外就聽見了外婆的哭鬧聲,她重複叫喊著:『為什麼走了,留下我一個人要怎麼辦?』我愣愣的進門看著外婆哭倒在地板上的姿態,那種呼天嗆地的悲傷好像一團黑色的煙霧從我腳邊升起要把我淹沒,外公在這天因為意外去世了,我被失去親人的絕望跟生平裡出現的第一俱遺體震撼著,之後是一連串的儀式,師父的誦經聲嗡嗡在耳邊,跟家族裡的小孩一起跪在棺材前,外公牽著我對我說話還有在廚房煮東西的樣子一直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可是又混雜著『外公現在變成鬼了嗎?』的恐懼,回憶跟疑問在我還年幼的心裡頭不斷發酵。
媽媽那幾天都會問我跟弟弟有沒有夢見外公,我有夢見在一個有寬大橋面的石頭做成的拱橋上,橋上有好多人走來走去,看不清楚他們的臉,可是我在那裡面認出了外公,像他平常悠哉散步一樣的神情走在橋上,我叫他他沒有回我,於是我跟在他後頭走,慢慢我們走過了整座橋,他停下來回頭不是認出我也沒有看著我,而是把眼光穿過我投向遠方,我就這樣在夢裡一直看著外公望向不知道哪裡的慈祥而熟悉的臉孔,
我跟媽媽說我有夢到,可是沒有說出口是什麼樣的夢,從孩子群裡聽來的關於人死後的各種傳說還是依然困擾在我的心靈,頭七的那天晚上大人們叫我陪外婆睡,我採取了最世俗的方法,親自確認了好幾次房門是上鎖關得好好的,然後始終維持著半夢半醒的狀態在外婆身邊躺著,半夜裡我看見門悄然無息的開了,是外公回來了,他來看外婆了。我好像篤定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終於睡著了……
這就是我十歲時候的一段故事,很抱歉沒有像尼爾.蓋曼的短篇故事,最後在搖曳燭火說完故事的酒吧裡,一個像是跋涉了長途的旅人悠悠的開口說:『我相信這是真的!我走了好遠才又回到這裡看我的孫女。』
但是故事不就是由各種夢境跟叫人心碎的東西構成的嗎?結局會在哪裡恐怕故事裡的人也不知道。
像<易碎物>書名的由來是作者在夢裡腦海中出現了:『我覺得……回想這輩子,我寧願把時間都浪費在易碎物上,也不願老是在逃避道德債』,作者醒了以後把這句意義不明的話寫下來,最後變成的這本幻想故事集的書名,他說:『反正似乎是個不錯的短篇集書名,畢竟易碎品比比皆是,人如此易碎,夢與心亦然』。
尼爾.蓋曼這本短篇故事集真是沒叫人失望呀,讓人佩服他有這麼多種各式各樣或許奇幻或許真實的故事,這樣說是不是很沒建設性的讀後感,哎呀呀~反正跟也很會說故事的史帝芬‧金的短篇比起來,想要得到快速又致命的一擊一定是選尼爾‧蓋曼呀!這樣有比較明確嗎?
ps.我的<易碎物>真的碎了,因為它跌倒,摔進澡盆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順便紀錄一下我看的第一本尼爾.蓋曼是他的短篇小說選<煙與鏡>,第一次讀到從序言開始就非常精采的書,充滿謬思的他在這本書裡說了25個故事,如果包含序言我想應該再增加兩則,多麼物超所值!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包括:描寫一個作家的好萊塢編劇經歷<金漁池和其他故事>整件事讓我聯想到所謂真實的笑話,真實的笑話通常都很難笑出來!<批發價賣給你>關於僱用殺手的奇想這篇一定會逗樂大家,雖然結局挺有驚悚味,<嬰兒蛋糕>又是另一個預言般的恐怖故事,最後一篇還告訴大家白雪公主故事的真黑暗真相,這樣寫來發現自己在這本書喜歡的都是他說的恐怖故事。
另外又不得不說我非常鍾意的他的奇幻小說<星塵>:
很想要詛咒別人嗎?那就看星塵吧!你會找到最適切的折磨方法。
覺得缺乏創意嗎?那就看星塵!你會看到最胡言亂語的想像。
害怕失去幽默嗎?那就看星塵吧!會心一笑並不難。
討厭磨人的愛情嗎?那就看星塵吧!呆子不只你一個。
這樣應該非常足以表達我對這本書的喜愛了吧,這是一個有妖精、巫婆、人類、殞落的星星的冒險故事,還是一個愛情童話,但是放心結局不是王子跟公主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電影版也挺好看的喔
另外我也看了<無有鄉>把倫敦變成上層一個現實世界跟地鐵下層一個魔幻世界的冒險故事,這本就還ok~故事情節有點太簡單的感覺:P
接下來我會翻<美國眾神>